关于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的建议
文旅产业是城市发展的“软名片”,是“一业兴、百业旺”的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期间指出,“发展旅游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省委书记许勤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也提出,“要高质量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打造冰雪旅游度假胜地和冰雪经济高地”。淄博烧烤、哈尔滨冰雪旅游等成功案例的爆火出圈也充分表明,我国已经进入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因此,深入研究我省旅游未来发展的基本走向,对于全省旅游更可持续、更高质量和更有效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特色突出,大力发展特色文旅产业的优势得天独厚。进入文旅新时代,我省要积极抢抓难得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把“绿水青山、冰天雪地”转化为“金山银山”,开创黑龙江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近几年,我省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效,特别是今冬冰雪旅游更是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但与文旅产业发达地区相比,我省在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旅品牌、融入东北地区跨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具体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综合竞争力不强。现有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满足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交通仍是制约旅游发展的最大瓶颈。景区较为分散,“城景通”“景景通”等旅游交通系统不够完善,大循环交通格局尚未形成,以牡丹江域内景区为例,通往镜泊湖、雪乡、莲花湖等重点景区的城市观光交通、旅游专线公交等特色交通方式还不能满足游客需求,缺乏多样性交通体验。此外,能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的核心大景区也亟须加快建设,旅游景区点多、线长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虽然我省已经形成了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中国雪乡、镜泊湖风景区为核心带动的发展模式,但适应新形势下旅游需求的新业态相对较少,在推进冰雪游、避暑游、边境游、红色游、生态康养游和历史文化旅游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做好规划,推动全域全季旅游。二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项目聚集效应不足,旅游融合带动能力不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度不高,在充分发挥地域、多元文化融合等优势,搭建特色平台,拓展边境旅游业务,加强文化、旅游、体育等各领域交流合作等方面,还需深入研究。文化旅游受季节、节假日影响较大,文化和旅游融合质量有待提升。目前,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契合点尚未充分挖掘,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挖掘和阐释不到位,文旅产品的开发模式较为单一、产品特色和创新性不足,文旅融合的产品形式同质化比较严重,“文旅嘉年华”“文旅体验官”的品牌效应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三是旅游供给和消费需求的适配性不强。同质化、低水平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仍然难以满足旅游者对多样化、特色化旅游产品的消费需求,旅游公共服务在数量、质量、形式和布局等方面与旅游需求相比,尚有不小差距。在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游客相对集中的旅游旺季,镜泊湖、雪乡等一些景区住宿缺口较大,星级宾馆、全国连锁经济型酒店等环境好、品质好的宾馆严重不足,“一床难求”的现象普遍存在。餐饮方面缺少特色化、本土化品牌,没有形成知名的餐饮品牌企业。由于缺乏相应的交通、住宿、餐饮、酒店等传统的基础设施,包括融入新技术的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等,游客也难以留下来进行深度消费,导致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四是旅游产业链短,高附加值产业薄弱。当前,全国文旅产业已经进入体验式、沉浸式版本,而我省个别景区仍为观光型景区,缺乏特色的细分产品和多元化的旅游服务,景区周边业态开发不足,旅游产业链较短。从全省游客较为集中的中国雪乡和镜泊湖来看,游客除了参观游览,几乎没有其他新业态可供游客参与,本土化、特色化旅游纪念品开发不足,没能将更多消费留在当地,产业带动力不足。旅游景区景点互动性、互补性不足,单兵作战、重复建设、互相掣肘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严重影响了旅游产业整体效益的发挥。另外,在政策支持上还缺乏协调机制,宏观调控作用尚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对产业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在税收、财政、产业扶持上的相关政策尚不完备,文化和旅游市场不够规范。为深入挖掘生态和文旅资源,推进景区持续实现“升级”、产品服务不断“上新”,叫响冰雪城市旅游品牌,把资源、优势、潜力充分激发出来,打造具有黑龙江实践意义的特色文化旅游发展路径,笔者建议:
1、加强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加快实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及《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实施方案》,推动促进旅游业发展条例落地实施。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加强旅游产业研究,深耕黑龙江资源禀赋,加快推进冰雪游、边境游、避暑游、红色游、生态康养游和历史文化游等全产业链提档升级。合理布局旅游产品结构,做好全域全季旅游文章,推动旅游经济加快发展。策划包装彰显“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镜泊胜景、中国雪乡、林海雪原”等元素的一批重点项目,开展文化研究交流、展览传播、体验研学、现场教育、特色历史文化展示,激发红色文旅发展新风尚。引导旅游企业把提供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放在首要位置,以质量提升代替数量增长,既要加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力度,也要依靠创新引领旅游者的消费需求。
2、聚焦特色旅游发展。重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我省旅游资源的独特文化价值,把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融入旅游发展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以旅游助力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全面打造冰雪经济新增长点,实施冰雪经济发展规划及配套措施,谋划冬季冰雪旅游专项行动,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着力发展边境旅游,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以最具龙江特色文化底蕴和彰显龙江自然禀赋的村落为基础,制定乡村旅游规划。结合游客的兴趣和需求,深入分析文化消费的动因,深度开发文化旅游体验活动和文创产品。持续办好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镜泊湖冬捕节、雪乡大雪节等“文旅嘉年华”活动,以“龙江特色”促进旅游供给充足、创业创新活跃,不断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游客满意度,为发展文旅产业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3、推动全产业链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优化旅游发展空间格局,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综合实力??孤糜谓煌?、导游队伍、市场监管等专项提升行动,创新“文旅体验官”和“服务之星”等机制,营造良好的行业秩序和优胜劣汰的营商环境。加快交通路网建设,形成“快旅慢游”旅游交通网络,构筑旅游经济圈核心路网体系,从整体上解决交通对旅游的瓶颈制约,纵深推进全域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品牌旅游线路,进一步深挖冰雪资源优势,打造冰雪体育赛事,创新冰雪文化产品供给,丰富高品质冰雪旅游产品,培育精品冰雪旅游线路,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打造冰雪旅游度假胜地和冰雪经济高地。推出文旅活动创造经济效益,在龙江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人群策划各种消费活动,让游客心甘情愿地“把钱留下来”。
4、全面立体宣传营销,擦亮文旅产业金字招牌。拓宽旅游宣传思路,找准旅游宣传策略,全力提升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强化文旅节会宣传推介,组织有关部门和企业分赴全国各地,开展推介会、新闻发布会、景区说明会,积极举办冰雪文化节、冬捕节、红色研学、重大体育赛事等“文旅嘉年华”系列活动,全面展示龙江文旅产品和资源,切实推动“以节促销、以节促游、以节富民”。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的力量,通过邀请中央、省级主流媒体采访宣传推介、网络达人短视频上传或社交媒体直播等方式,打造黑龙江文化旅游品牌形象,让黑龙江的好山、好水、好风光“走出巷子为人识”,使更多国内外游客了解黑龙江、向往黑龙江、留恋黑龙江,叫响“冰雪龙江”城市名片。(海林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供稿)
建议人:张洪蓬
单位:海林市政府
职务:市长
界别:省人大代表
电话:18956375678
建议人:赵晓斐
电话:15645306373
来源:市委市政府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
撰稿:赵晓斐
校对:姜锡峰
一审:赵晓斐
二审:姜锡峰
三审: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