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结合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优势,通过强化产业招商图谱建设,靶向精准发力,加速产业集群集聚。1至6月份,全市实际利用内资228.04亿元,同比增长34.76%,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注入发展后劲。
年初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围绕“4567”现代化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绘制冰雪经济、生物经济、装备制造、黑木耳等重点产业招商图谱,优化产业发展和招商规划,持续更新完善招商引资“四个清单”、招商项目线索库,确保招商工作靶向精准、有的放矢。按照招商图谱,聚焦数字经济、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我市加快谋划储备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落地可行性强的优质招商项目。坚持把“招大引强”作为重中之重,围绕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林木林纸、电子信息等“主导+特色”产业链条,瞄准“六强”“三高”、隐形冠军小巨人等重点企业,招大引强培育产业链核心。
与此同时,我市着力发挥开发区主阵地作用,强化创新驱动,夯实产业支撑,激发开发区新活力;各地各部门通过抓好省级平台招商机遇,强化市级统筹、上下联动,组织参加2025年亚布力年会、黑龙江—香港经贸文旅投资合作交流会、哈洽会等平台活动,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取得更多合作成果。市商务局通过督导各项目承载地及时跟进项目进展,完善项目从签约、开工、建设、投产全过程跟踪服务,强化月度调度和季度通报机制,定期分析研判招商引资形势,确保签约项目早日资金到位、落地开工。
下一步,我市各地各部门将持续深入挖潜提效,推动利用外资提质扩容,紧盯落地外资项目,对有到资潜力的企业重点关注、联合走访,争取注册资金尽快到位。完善和落实“领导包保+专班+首席服务员”机制,持续优化项目全要素保障,强化服务保障信息的动态更新和跟踪问效,提升问题解决效率和服务质量,打通项目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来源:牡丹江日报
撰稿:牡丹江日报
校对:牡丹江日报
一审:刘英鹤
二审:鲍晓明
三审:戴志军